日前,由自然资源保护协会(NRDC)和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主办的“‘双碳’目标下电力低碳保供策略与政策研究系列研讨会”在线上启动。首期研讨会的主题为“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,推动煤电功能定位转型”。
NRDC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张洁清表示,电力低碳转型绝非易事,需要兼顾低碳与保供,协同推进煤电的转型退出和可再生能源加速发展,处理好发展和减排、整体和局部、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。特别是对存量规模巨大的煤电,当下的关键是要尽快明确不同阶段煤电定位与价值,并建立与之相适应政策市场环境,使煤电积极转向调节备用、兜底保供资源,在低碳转型的同时,更好地为近中期的电力供应安全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服务。
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、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副总会计师陈宗法建议,对于传统煤电,要转变定位,以“清洁、高效、灵活、托底”为转型方向,实施“严控增量、改造存量、有序减量”策略,具体走“煤电+”以及“严建、改造、延寿、减发、退岀”的路子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对煤电存量机组,要通过淘汰关停、容量替代、重组整合、“三改联动”、应急备?,达到“低能耗、低排放、?能效”与“弹性出力”的要求,提?电?容量、灵活调节、清洁低碳等多维价值,并通过容量市场、辅助服务市场、碳市场兑现,以对冲煤电利用小时下降、电能量收入减少的风险。同时,为消纳新能源、能源保供提供支撑。
对于可再生能源,陈宗法表示,“十四五”期间,要以?质量跃升发展为主题,以沙戈荒新能源大基地建设为重点,通过?规模、??例、?质量、市场化“四?发展”,??实施可再?能源替代?动,来?撑新型能源体系建设。发展方针也要进一步多元化,集中式与分布式、陆上与海上、就地消纳与外送消纳、单品种开发与多品种互补、单?场景与综合场景、发电利?与?电利?多措并举来推动可再生能源跃升发展。同时,要着力解决新能源快速发展中出现的问题,如要求配套煤电储能、用地用海限制、非技术成本增加、参与市场交易风险凸显、新项目盈利能力下降等问题。
围绕实现可再生能源与煤电协调发展的路径这一议题,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希良表示,可再生能源具有非常大的潜力,但是大比例的新能源占比也会造成较大的问题,需要发展容量市场、继续推动市场化。过去可再生能源都是从供给侧提供补贴等政策来驱动,将来应考虑如何激励需求拉动可再生能源消费,例如推动绿电市场、碳市场和可再生能源融合从而促进可再生能源更好的发展。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院长郑新业表示,经济高质量发展对能源的要求,是既要保障有能源可用,又要低碳清洁,还要有价格竞争力。他强调,以风光为主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并不等于有效容量,在现阶段可再生能源需要火电来提供调峰备用。随着供给侧产业结构越来越清洁,需求侧的价格承受能力越来越高,能够更多承受比较高的转型成本,能源价格冲击没有想象的那么大,要用好政策工具,匹配和发展阶段相适应的价格政策和机制。
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与经济专委会主任戴彦德表示,全球碳中和势不可挡,机会难得,应当放眼未来,把握大势,顺应大势,抢得碳中的科技先机。近期,应当以安全保供和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为目标,谋划布局煤电项目;中期应当依靠储能技术与电网技术的发展,减少对煤电项目的依赖;远期,煤电应当CCS+CCUS下脱碳运行;长期,应当依靠新一代受控核聚变技术,退出能源市场。
谈及碳中和的路径时,戴彦德认为,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根本,但提高能效是关键;转变经济方式是前提,提高民众的意识是基础。希望全社会更加关注能效的提升和经济的转型发展。
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表示,煤电经过改造是很灵活的,同时可以为可再生能源稳定提供服务和为推进碳达峰、碳中和目标保驾护航。煤电在长期最终是要退出的,这就要求清洁能源增长速度能够跟上能源电力需求的步伐。短缺是最大的能源安全问题,因此必须要重视清洁能源增长速度与化石能源退出的协调问题,能源供给与需求的匹配是核心。在政府支持下,资本市场和全国上下同心一致,在新能源板块发力,中国很可能有机会领先世界发展。